Marissa Mayer 與 Sheryl Sandberg 大概是從去年到現在,科技圈最受矚目的兩位女子。 Marissa Mayer 入主 Yahoo! 大刀闊斧改革,以強韌的手腕與果決的行動,為垂垂老矣的紫色巨人換上嶄新面貌;而 Sheryl Sandberg 擔任 Facebook 營運長精準操盤,每年為它增加 600 億營收。
兩位女子在職場上散發耀眼光芒,社會為她們冠上「女強人」的稱號。尤其 Marissa Mayer 是在懷孕 28 週時,作出拯救老牌網路企業的決定,生產兩週後即刻開始執行任務,她超凡的意志力,相信令所有人都折服。然而,不是所有女性都如她一般如此毅然決然。 Sheryl Sandberg 也曾於懷孕期間接到 LinkedIn 擔任執行長的邀請,時年 37 歲的她,拒絕了 ——當時她覺得自己無法兼顧母親與職場領導者的角色。
2006 年的 Sheryl Sandberg 面對大好機會顧慮萬千; 7 年後, Shery Sandberg 寫了一本書疾呼:女人,在職場上挺身而進。
Sheryl Sandberg 邀請所有女性與社會全體一同為更好的世界努力
不,她並不是後悔自己當初的抉擇(畢竟現實上後來 Facebook 營運長一職的邀約翩然而至),也不是要所有女人都該效法 Marissa Mayer 犧牲休養生息的時間,生完孩子立馬整裝戰鬥去。
我們可以脆弱,我們應當放棄兼顧一切的迷思,但是在職場上擁有企圖心的女性,我們必須突破自己的心理壓力,挺身而進。
女性與工作權,是個古老的議題,然而直到今天,男性與女性在職場上,仍有巨大的鴻溝。無論男女,誰敢大聲宣告,自己真正忠於自己的內心?尤其是想在家當奶爸照顧小孩的男性,渴望選上總統挽救國家的女性,其實,鮮少有人能義無反顧的擇己所愛。
做自己的主人,我們必須先從檢視自己的內心開始。
女人之難
1. 睜開雙眼,喚醒自覺
Sheryl Sandberg 於 2010 年發表「為什麼我們的女性領袖太少」演說。
Sheryl Sandberg 自哈佛大學商學院畢業後,在職場打滾多年,從麥肯錫顧問、美國財政部長幕僚、 Google 營運部門副總裁,到今日擔任 Faceboook 營運長,顯赫資歷洋洋灑灑,氣勢逼人。然而不止成功的商業領袖,她更宏大的目標,是推動女權運動。 Sheryl Sandberg 將自己幾十年的經驗與所見所聞,寫就成書。她引述《財星雜誌》總編輯提出一個很有意思的論點是,當今職涯發展已不再是直線攀爬階梯,我們面對的是路徑更多元的方格架( jungle gym)。
我們最常用階梯來比喻工作生涯,但是這個概念,對大多數的上班族來說,已經不適用。 2010 年,光是 18 到 46 歲的美國人,平均就換了十一份工作。
Photo Credit:Justin B
雖然方格架大致而言對我們來說更有益,因為職涯發展多了更多選擇,視野也更寬闊,不是守著一條階梯,只能死瞪著前人的屁股緩步往上爬。女人的能力毋庸置疑,但要勇於在各種場域中「跳槽」,女性仍須破除自己的心理障礙。
Sheryl Sandberg 在本書前半部分點出諸多女性弱點,其中有些也是她自己曾經犯過的毛病。諸如女人太懼怕自己不被喜歡,所以寧可屈從,扭曲自己以符合男強女弱的社會框架;女人對自己沒有自信,產生冒牌者症候群:表現好是運氣,我們忐忑等待無能真面目被揭穿的那一刻。
有企圖心卻受到各種內外因素壓抑的女人,必須自己跨越一道道心理門檻。開會時,別躲在牆角,往桌前坐;在同儕熱烈討論婚姻、父母叨念終身大事時,不被左右;切莫隨時想著取悅所有人;不要老是想找長輩依靠;在自己有功時別等著人家主動為妳戴皇冠,主動敲開主管辦公室的大門,告訴對方自己更上一層樓的意願。
我相信 Sheryl Sandberg 的用意並非譴責女性,而是要我們對自己曾經的躊躇恍然大悟,並且發現自己原來並非隻身一人,這些都是很多女人共通的盲點。在方格架攀爬的過程中,我們得一同努力剷除這些無謂的自我懷疑,力爭上游。
照片來源:Steve Jurvetson
而面對方格架的挑戰, Sheryl Sandberg 建議訂下兩個目標:其一為長期夢想,其二為 18 個月計畫。長期夢想不需具體或明確,它是指引方向的概念。而後者則分別設定團隊與個人目標。比較值得注意的是 Sheryl Sandberg 鼓勵我們敞開心胸,把時間軸拉長,別因工作層級而錯失真正的大好機會。她加入當時還只是初出茅廬的新創公司 Google 之前,有很多成熟的企業可以選擇,但 Eric Schmidt 告訴她:
挑選工作唯一重要的選擇標準,就是「快速成長」。如果有人給妳一個上火箭的位置,別問位子在哪裡,上火箭就對了!
Sheryl Sandberg 捨棄龐大穩重的郵輪,坐上火箭一飛衝天;後來加入 Facebook 也是一樣的道理。她認為,選擇穩定,可能犧牲成長的機會,「穩定」也包括選擇在同一家公司內部爬升,而不向外尋求拓展機會。 Sheryl Sandberg 指出:
待在同樣的專業領域、同一個組織中,會產生惰性,限制了拓展的機會。尋求多元的經驗,對有效培養領導力是很有幫助的。
別讓盲點以及惰性,遮蔽了自己的視線。
2. 我們無法兼顧一切
「兼顧一切」這個詞的發明,或許是有史以來對女人設下的最大陷阱。
「完美是我們的敵人」,別奢望成為神力女超人,Sheryl Sandberg 挑明了說。
即使戰勝了心理障礙,然而事業有成又已組織家庭的女人,卻很可能落入「完美主義」的陷阱。女性想要同時在職場上塑造俐落幹練的形象,帶著一身疲憊回到家中卻又奢望當個完美母親,於是搞得自己手足無措甚至備感挫折,反而弄巧成拙。我們畏懼聽到「有了事業忘了孩子」的流言蜚語(奇怪的是,這種苛責只會加諸在女性身上)。
女性必須拋卻兼顧一切的迷思,Sheryl Sandberg 建議,我們應當適時以一些無傷大雅的不完美,成就另外一部分的理想。她舉擔任醫學院院長的 Laurie Glimcher 為例:
她之所以能夠追求事業,同時養育小孩,關鍵是學會把力氣放在何處:「我必須決定什麼事情重要、什麼不重要,學會只在重要的事情上做完美主義者。」
如何「拒絕」兼顧一切,另外一位女性高階經理人說明得更具體——她讓孩子穿著隔天上學的衣服睡覺。不必事事要求完美,懂得適度設限,若想追求長久的成功,而非燃燒熱情曇花一現,我們就必須懂得「不要去滿足別人對我們的一切要求。」懂得拒絕,懂得取捨,是人生智慧的展現。如同當初 Sheryl Sandberg 決定婉拒擔任 LinkedIn 執行長的邀請一般——她瞭解自己當下最重要的目標是什麼。
女性無法兼顧一切,我們本來也就不必兼顧一切,別忘了家庭是由至少兩人共組。Sheryl Sandberg 奉勸有意步入禮堂、組織家庭的職業女性,在交往時什麼壞男人、瘋狂不羈、承諾恐懼症的可以來者不拒,但是「讓男人性感、有魅力的特質,不是成為好丈夫的特質」,別嫁給他們,妳應該慎選:
到了要定下來的時候,找個想要有平等夥伴的伴侶,找個認為女性應該聰明、有見解、有抱負的伴侶,找個重視公平,並且預期自己會分攤家務,甚至想要分攤家務的人做伴侶。時間久了,沒有什麼比這種男人更性感的了!
請全體社會,一同挺身而進
《挺身而進》多數篇幅著重女性的內心層面,要女人勇於打破窠臼做自己。但窠臼從何而來?是什麼原因造成男女的抱負落差?Sheryl Sandberg 認為,這是來自來自文化與社會塑造。因此,除了自我意識的覺醒之外,我們也需同時努力革除破舊的兩性觀念以及落後的職場環境,這才是根本。
就以影響力深遠的大眾媒體為例,媒體在勾勒女性成功者形象時,本應作為帶領社會前進的先驅,卻反倒經常以刻薄的語言強化兩性的刻板印象。Steve Jobs 對品質近乎苛求,媒體與眾人給予理所當然的讚揚與感念;然而當同樣極度要求品質的 Marissa Mayer 出頭,Business Insider 作者1卻以「宛如機器人般、高傲自大、對細節的癡迷不可理喻」來形容,類似的差別待遇多不勝數。
社會環境與「不同」為敵,女人即使事業野心多麼強大,無形之中便被壓抑,潛移默化的巨大力量,可能連她自己也毫無察覺,於是就這樣白白葬送自己的天賦與才能。
除了社會排擠「叛逆者」,陳舊的職場環境也是女性退出職場的罪魁。Marissa Mayer、 Sheryl Sandberg 懷孕期間沒有人懷疑她們能否繼續擔綱要職,她們得到的是強而有力的信任,執行長的重責大任等著她們生完小孩去接;只是基層女性受到的待遇可能就不一定是這樣了。我們或多或少都曾聽過,年近三十未婚的台灣女性,經常因可能結婚生子而被僱主或面試者質疑,彷彿養育下一代是一種罪孽。
我們的企業對待孕婦的方式,是最直接明顯的例子。而 Sheryl Sandberg 在書中自承,她很幸運處在一家重視員工的企業,也很幸運擁有一名願意「平均分擔」的伴侶,只是,要所有人「挺身而進」,忠於自己的選擇,她得讓「幸運」變得「正常」。Sheryl Sandberg 最該呼籲的對象,或許是與她一般位高權重的男女,改變社會最能直接收效的鑰匙,掌握在這群人手上。
Sheryl Sandberg 鞭辟入裡的描寫現象,仍有一定喚醒女性自覺的作用,我相信她的提點的確可以瓦解女人的自我懷疑。已有許多女性主義者為兩性平權奮鬥,性別歧視早已被視為落伍。只是,從社會、媒體、大眾的諸多反應看來,要徹底根除千萬年幾乎紋風不動的破舊觀念以及職場環境,創造無所畏懼的世界,讓男女的自我意識不受任何壓迫,也不必再有人著書提醒,而能自然展現出來,還有漫漫長路得走,還得有更多人挺身而出,但願不需再等下一個千年。
她們挺身而進了,妳呢?
影像取自Lean In
在閱讀《挺身而進》的時候,我腦中陸續浮現好幾名女性的面孔,她們都在以男性馬首是瞻的職場裡闖蕩出自己的一片天。首先當然是人氣始終高昂的 Marissa Mayer,還有我相當崇拜、挺身對抗華爾街的美國參議員 Elizabeth Warren,以及另外一名近日因 13 小時抗戰反墮胎法案名聲大噪的參議員 Wendy Davis。除了政界、企業界,還有紐約時報總編輯 Jill Abramson、不仰賴老爸名聲的導演 Sofia Coppola⋯⋯
就我們熟知的精英階層(本書處理的範圍也較偏向精英層面)來說,可以當作「挺身而進」典範的女性其實相當多,但與男性一比,只是零頭,《財星》五百大企業執行長中僅有 4% 是女性;更何況同層級女性的薪資硬生生少了一截。這是 Sheryl Sandberg 著書的目的,鼓勵更多女性爭取應得的位置,從上而下打造兩性平等的社會。已有很多 role model 正在試圖從自身做起,打破「玻璃天花板」,妳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